淑女鳥
Lady Bird
劇情
上映日期:2018-02-28
發行公司:環球影業
IMDb分數:7.6
導演: 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
這是一部,平淡如日常的片子。
「我們害怕自己逃不出過往,
害怕不可知的未來。」
劇情以母女間為了選學校而爭執不休開場,兩人間的角力是這部戲的核心之一。
看著兩人間的對話,像極了華人文化的日常,
孩子希望能逐己所愛,
父母有其顧慮與擔憂。
劇中母親一邊否定著女兒的自命清高,一邊叨念著:「你只想到你自己!」
女兒憤而跳車,甚至在打了石膏的手上寫上咒罵母親的句子。
家裡狀況不甚寬裕的情性下,女兒的幻想只讓母親感到不切實際。
而女兒心裡頭想要的,只是母親的一句認可,
「是因為你不讓我做!」
「你就不能說我穿的很好看嗎?」
願意放手讓她煮菜、稱讚她的服裝好看、為她申請到學校感到高興。
然而,兩人間的對話往往在母親指出現實情境時戛然而止,
她爭取得如此用力,每一個不成熟的行為背後,
藏著一個還未長大,需要母親欣賞的小女孩。
正是因為在乎,所以才感到傷心與憤怒,
正是因為是家人,所以關注的眼光才如此重要。
會在要跨越界線時徵詢母親意見、
會在即使母親的叨唸惱人,仍然順從地去收拾衣服。
那句「如果,這已經是最好的我了呢?」令人心碎,
竭盡全力之後,仍然換不到一句心目中的讚賞,是多麼的無力。
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她對女兒說的不是「我喜歡你」,而是「我愛你」,
她已是一個女人,不是無憂無慮的少女,
她有家庭的重擔。一個女孩的夢,需要多少經濟去支撐?這是在青春年華的我們無法深刻體會的,被保護得太好,習慣理所當然。
但即使母親狠下心告訴女兒現實,她還是依她所想的叫她Lady Bird,
在酸言酸語的背後,盼望的是幻想中的女兒能接受現實、承擔責任,
(就像台灣大部分的父母親希望「讀第一志願、找份穩定的工作、考公務人員、不要太早談戀愛」這樣的概念。)
她的愛一直都在,不過被扳著的面孔包覆起來,
藏在開車時的接送、女兒受傷時的驚呼、試衣間外欲言又止的神情、徹夜書寫卻扔掉的紙團裡,以及最後改變心意衝下車想去送女兒登機的行動中。
其實女兒也心知肚明,自己並不像哥哥或是他人優秀,
她也還是個普通女孩,會嚮往愛情、想像雜誌上的明星一樣美麗、想住在窗几明亮、有大草坪的大房子,
正是因為明白現實的普通,所以給自己取了一個別稱「Lady bird」,
讓如此如常的人生中,保有特別的自己。
頂著一頭粉色頭髮的Lady bird, 一方面希望自己是獨特的,一方面又追求「看起來」獨特的事物,
像是男孩子、舞會、禁忌的果實、在這樣的情況下,
她沒看見她骨子裡的本質:是會記下每個暗戀對象、與初次認識的對象握手、穿著粉色洋裝而非過緊的短裙的女孩,
開始往那些她定義「特別」的事物靠近。
像是手上時常捧著一本書、反資本主義、帶著憂鬱氣息的凱爾、打扮時髦、家境優渥的珍娜,
而那些 Lady Bird 所謂「特別」的人們,實際上是忠於自己的人,並不是為了特別才特別。
劇中凱爾對 Lady Bird 的裝腔作勢說道:「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珍娜也對 Lady Bird 說:「我討厭不誠實的人。」
他們本就屬於不同世界,並不會因為Lady bird開始罵髒話、抽丁香菸而靠近些。
Lady Bird 的哥哥米格爾跟他的女友對於這一點看得很清楚,
儘管兩人裝扮與世俗格格不入,臉上穿唇環又打耳洞,哥哥指出 Lady Bird 的不成熟,
女友也了解 Layd bird 的母親是個有愛心的女性。
父親在這部戲中,扮演的是一個居中緩頰的的腳色,
他又何嘗不抑鬱呢?無奈這兩個女人都太有個性,
他也只好稱職地扮演一個老好人,
起碼讓兩人在需要時還有一處可以安慰。
在兜兜轉轉、經歷過的所謂的光鮮亮麗後、
Lady Bird 終於明白現實並不如想像中美好,
看清楚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並回到閨蜜茱莉真誠的擁抱。
在大城市呼吸到陌生空氣的那一刻,
Lady Bird 腦海浮現的卻是家的樣子,
在街道上匆匆忙忙地跑進教堂,
在曾經想逃離的地方,找到熟悉的溫暖。
撥電話回家留言,
好奇母親第一次學開車時經過那些風景時,
是不是跟她有一樣的想法,
Lady Bird坐在駕駛座上的臉龐與母親重疊,
或許,成熟就是,
漸漸明白生活的本質並不總如想像中酷,
最靠近的人說出的話語不如預期、
以為最特別、象徵初戀的星星是爛醉時的囈語、
並開始學著接受。
就像片尾 Lady Bird 終於承認自己的名子,
叫「克莉絲汀」。
留言列表